fbpx

水帶給我們的影響,真的很大。上個禮拜,颱風走了,不過因為外圍環流的影響,導致719高雄水災,我所在的地方淹大水,根本高雄尼羅河。雖然高雄多處積水,但後續的退水速度與清淤、清疏,是評斷一個地方在「治水方面」有沒有做得完善的一個好指標!於是,我特地整理了一些內容,來替大家科普一下關於淹水的相關知識。


有可能「永不淹水」嗎?

01

(圖片取自HiNet生活誌)

這樣的情形根本不存在。因為要做出這樣的城市,就算蓋個高牆、搭配數萬台抽水機,還未必能「永遠不淹水」。相信大家都有聽過一個詞—200年洪水週期,這是在形容降雨和洪水的速度,實際上是在說明氣候的極端統計結果。因此比較好的說法是200年洪水「再現」週期。200年發生一次並不代表每隔200年才會遇到一次!有可能一下子發生兩次,之後又很久才會再出現。而用200年來作為標準實施防洪排水設計是一個極高規格品質的設計,全台也只有淡水河能做到,而且花了上幾千億。

不過,台灣其他主要河川還是用100年洪水週期,區域排水甚至只有10-25年週期。

02

(圖片取自https://blog.xuite.net/tsai.mc39/IN/40600530-建築基地使用規範)

可以把所有排水設計都提高到200、300年再現週期嗎?除非這個國家有天文數字的治水預算。許多被拿來當治水借鏡的國家,像是日本、德國或是法國,都還是會有發生洪水災難的時候,如2018年日本西北大豪雨。還有一個要探討的點是,各地能承受雨量的最低限度不同。2018年三月,在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馬沙漠因為「24小時內降下24.4mm豪雨」雨量而產生超嚴重洪災,如果這個雨量在台灣發生,根本不會發生什麼危害,但在幾乎沒雨的沙漠發生,就成了極端的氣候災難!豪雨造成淹水是事實,而我們要做的,是如何因應這些事實。


如何防治水災?

近幾年來,我們一直用不合理的方式來處理水患,讓人們以為水患問題只要交給提防、水庫、排水系統就好了,這些工程設計的確可以減少淹水的機率,但前提是雨量不能超過設計標準!不過這些年以來超過設計標準的雨量越來越高,也讓水淹得越來越多。 於是我們應該做的是—讓我們所處的環境從「不能淹水」到「不怕水淹」:

  • 改造建築:將易淹水的建築改成防水建築(如高腳屋、兩棲屋或是彈性使用的一樓空間)
  • 改造開放空間及基礎建設:減少既有區域的不透水面,重新設計現有的開放空間(道路、公園等),使他們可以兼具防洪功能。

03(圖片取自https://opinion.udn.com/opinion/story/8048/2501992?from=udn-referralnews_ch1008artbottom)

▲新加坡國民住宅,大部分底層挑空,增加開放空間,並有利於環境通風,是現代高腳屋的最佳典範

 

04圖片取自https://opinion.udn.com/opinion/story/8048/2501992?from=udn-referralnews_ch1008artbottom

▲荷蘭建築師設計的兩棲屋,可以避免建築主體的淹水,讓建築跟著水位逐漸升高。

我們除了要推動讓城市盡量吸水(延伸閱讀:海綿城市新概念)外,還要學習「納洪」,也就是在城市的大部分開放空間中,都應該要能容納洪水,容納洪水的空間哪裡找?我們開始將空間設計成多功能使用吧。


做好防災管理:你可以做的事

面對洪患威脅,政府要做的水患治理應該是要從治水轉移到「改造建成環境」,以及擬定良好的災害應變計畫。而有篇文章說得很好:「為什麼人們認為水患治理的責任全在政府,而選擇住在易於淹水的城市?」這是個值得大眾去省思的問題,水災治理不應該只是政府的責任,個人也應該做些努力,像是購買颱風洪水險、主動去查詢淹水趨勢圖、了解氣象報告等等,當然還要有一顆不怕水淹的心XD。

身處在台灣,環境的責任歸屬包括了政府、媒體、民眾,民眾不該只怪罪政府治理的成果,而媒體也不應僅是煽風點火,讓政府與民眾多點溝通,不要只是純打口水戰,「少一點口水,永不怕洪水」的理想,我想我們都得繼續努力前進著。


《參考資料》

怎樣才能成為「不怕水淹」的韌性城市?
水患不能只是工程的問題—關於淹水,我們找對方向了嗎?